在新民学会创立之后,会员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了讨论的核心议题,其中出省出国深造的问题尤为突出。彼时,大多数会员已陆续完成学业,站在了人生新的十字路口,面临着升学或就业的抉择。新民学会的成员们皆胸怀远大理想与抱负,长沙本土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已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与视野的渴望。湖南在当时相对其他省份而言,地理位置较为闭塞,交通网络不够发达,文化与政治领域也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,这些因素促使众多会员萌生了出省求学的强烈意愿。
图片
放眼当时的国际格局,中国与西方列强相比,科学技术水平显著落后,这进一步激发了会员们出国留学、师夷长技的决心。当时出国留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:一是南洋地区,那里华侨众多、地域广袤,有着独特的文化与机遇;二是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方国家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时苏联尚未被广大青年所深入了解,由于反动势力的蓄意封锁与歪曲宣传,其革命的真相鲜为人知。而日本则成为了留学的热门之选。一方面,日本被视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,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兴中会、同盟会以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武昌起义都深受日本的影响与启发;另一方面,日本作为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,较早地开启了明治维新,积极接纳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,在亚洲率先走上近代化道路。据统计,当时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多达上万人,其中湖南籍学子亦不在少数。
基于这样的背景,新民学会干事会经审慎商议,决定派遣傅昌钰、周晓三、罗章龙三人前往日本留学(傅昌钰已于前一年先行赴日)。罗章龙虽对留学机会满怀憧憬,但家庭经济条件的拮据却成为了他前行路上的巨大阻碍,这份苦衷又难以在众人面前启齿。会后,罗章龙私下与何叔衡及毛泽东坦诚交流。毛泽东毫不犹豫地表示:这绝非你个人的困境,众人拾柴火焰高,我们定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。何叔衡亦坚定地回应:你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大家有目共睹,我们几个定当全力筹措,助你踏上留学之路。在众多同志的道义支持与经济援助下,罗章龙自身也积极努力筹集资金,最终会员们分担了一半的费用,留学计划得以顺利推进。
图片
在筹备留学的过程中,罗章龙提及自己曾有一位老师周频卿,其有着丰富的留日经历。毛泽东提议一同前去拜访。周频卿作为同盟会的首批成员之一,向他们讲述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。他谈到日本国内革命氛围浓厚,革命者众多,自己深受其感染,曾投身于反袁斗争,是湖南派往刺杀袁世凯的勇士之一,虽因投弹技术欠缺而未能成功击毙袁世凯,但那份英勇无畏令人钦佩。毛泽东听闻这些事迹,内心深受触动与鼓舞。
在罗章龙即将启程之际,学会特意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聚餐会。会员们纷纷以真挚的话语鼓励罗章龙,希望他放下心中的顾虑,勇敢地迎接未知的挑战。毛泽东更是以“二十八画生”的笔名,挥毫泼墨,为罗章龙写下了一首饱含深情与期望的送别诗——《送纵宇一郎东行》:
云开衡岳积阴止,天马凤凰春树里。
年少峥嵘屈贾才,山川奇气曾钟此。
君行吾为发浩歌,鲲鹏击浪从兹始。
洞庭湘水涨连天,艨艟巨舰直东指。
无端散出一天愁,幸被东风吹万里。
丈夫何事足萦怀,要将宇宙看稊米。
沧海横流安足虑,世事纷纭何足理。
管却自家身与心,胸中日月常新美。
名世于今五百年,诸公碌碌皆余子。
平浪宫前友谊多,崇明对马衣带水。
东瀛濯剑有书还,我返自崖君去矣。
与此同时,毛泽东还在临别之际赠予罗章龙一句箴言:“若金发砺,若陶在钓,进德修业,光辉日新!”以此激励他在异国他乡砥砺品德、精研学业,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与进步。
图片
罗章龙抵达上海后,迅速预订了前往日本的船票,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启的留学生涯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1918 年 5 月 7 日,日本反动政府悍然对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发动了暴力袭击,采取高压手段妄图镇压留学生的爱国行动,迫使他们回国。留学生们不甘屈服,奋起反抗,冲突激烈,甚至出现了流血牺牲的悲壮场景。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迅速传遍上海,各界人士义愤填膺,纷纷组织起支援日本中国留学生的运动。罗章龙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,并积极接待了一批从日本归来的同学。这些同学悲愤地控诉着日本军政当局的暴行,他们的遭遇深深触动了罗章龙。在与他们深入交流后,罗章龙毅然决定:当下形势严峻,已不宜前往日本留学。
在接待过程中,罗章龙结识了诸多志同道合的学生,其中黄日葵与他相谈甚欢。黄日葵诚恳地劝说道:“莫去日本了,日本已对我们中国留学生充满敌意,无法接纳我们追求真理与进步的理想。我们身为中国人,在本国同样可以汲取知识、追求学问,若要投身革命事业,祖国大地更是广阔的舞台。”黄日葵还透露自己准备转学到北京大学,并告知罗章龙《新青年》的出版中心已迁至北京。于是,他们一同探寻到上海群益图书公司,这家由湖南人创办的公司在文化传播领域有着重要地位。公司工作人员告知他们,编辑部已迁往北京,上海仅为发行机关,并慷慨赠送了他们一批《新青年》杂志及相关书籍,其中不乏价格优惠的出版物。
图片
为了尊重学会的集体决策,罗章龙不辞辛劳地从上海返回湖南,将在上海的所见所闻、所经历的变故以及自己的思考与决定,详尽地向毛泽东与何叔衡汇报。毛泽东与何叔衡认真倾听后,深明大义地表示:既然日本的局势如此恶劣,已不适宜前往留学,那么我们尊重你的选择,同意你前往北京发展。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罗章龙个人意愿的尊重,更彰显了新民学会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灵活应变与理性抉择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牛网配资-富牛网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机构-上海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