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务院近日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以人工智能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8月29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,系统阐释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战略定位、实施路径及民生价值,明确未来1-2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。
政策定调: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的跃迁
“人工智能+”与“互联网+”虽在表达风格上相似,但内核存在本质差异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指出,互联网技术以“连接”为核心,通过信息传递实现效率提升;而人工智能则以“知识运用与创造”为突破口,推动生产要素重组、价值创造方式升级及社会治理模式转变,其变革性远超前者。
当前启动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时机已成熟:一方面,人工智能技术通用性显著增强,从特定场景任务向跨领域“举一反三”进化;另一方面,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智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求,要求以人工智能为引擎重构产业生态。
三大阶段目标:从重点突破到全面赋能
《意见》提出分三阶段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:
到2027年:聚焦科技、产业、消费、民生、治理、全球合作6大领域,实现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广泛深度融合,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%,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。
到2030年: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,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%,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极,推动技术普惠与成果共享。
到2035年: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,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,推动生产力革命性跃迁与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。
霍福鹏强调,三阶段目标旨在平衡技术不确定性与发展确定性,以动态路径确保行动落地见效。
落地路径:政策、项目、示范三管齐下
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表示,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需抓好三大方向、九项重点工作:
配套政策:制定行业实施方案,出台安全治理、人才培养等政策指引,加快标准建设以促进要素协同。
重大项目:优化智算资源布局,发放“人工智能券”降低研发成本;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平台,打通关键场景应用堵点;创新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,加速产品普及。
示范引领:通过高价值场景示范与模式创新,形成可复制经验,推动人工智能向千行百业渗透。
民生赋能:工作、教育、生活、消费四大升级
《意见》明确,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,带来四大维度改变:
工作方式更智能:在矿山开采、高空作业等高危领域,人工智能成为工人“搭档”,减轻劳动负担并降低安全风险;通过技能培训激发就业活力,化解结构性失业风险。
教育更高效:智能学伴、智能教师等定制化教育产品推动大规模因材施教,农村学校可通过人工智能同步学习优质课程,促进教育公平。
生活品质更美好:基层医疗辅助诊疗、智能陪伴设备、智慧养老等应用提升服务水平;人工智能辅助创作中华文化内容,繁荣文化产业。
消费结构更优化:智能终端如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家居构建全场景交互环境;人工智能与元宇宙、低空飞行等技术融合,催生体验消费、情感消费等新业态,持续释放新消费潜力。
技术融合:低空经济、元宇宙成新赛道
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前沿技术融合,催生全新产业生态。例如,在低空经济领域,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依托AI算法实现自主飞行,深圳至珠海航线已执飞超100架次,单程仅需20分钟;在元宇宙领域,AI驱动的虚拟角色与内容创作工具,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。
国家发改委表示,将支持人工智能与6G、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等领域协同创新,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突破,以科研成果支撑场景落地。
全球合作:构建开放共享生态
《意见》首次提出“人工智能+”全球合作,通过成果共享、能力共建、技术共进、治理共商、生态共筑五大路径,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人工智能风险挑战。例如,发布《中国智·惠世界》案例集,展示我国“人工智能+”成果在亚、非、欧等地的应用;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,助力各国平等参与智能化发展进程。
富牛网配资-富牛网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机构-上海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