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文/喜乐小语
喜乐的心乃是良药
有朋友好奇,为什么睡够8小时还是很累。
大部分人是因为痰浊内生。
从中医来看,这与“脾为生痰之源”相关。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,上蒙清窍,会加重嗜睡、头昏沉等不适症状。
今天介绍的这个中成药,在健脾、祛湿方面颇有特色,名字叫香砂胃苓丸。
组成: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茯苓、肉桂、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、木香、砂仁。
这个组方看似很多药味,其实是由两个小方子组成的。
总的来说就是让脾胃的湿气动起来,再排出去,可以用于水湿停滞引起的多种病症。
方中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组成平胃散,苍术燥湿健脾,厚朴下气除满,陈皮理气和中,甘草调和诸药。
要排浊,健脾胃肯定是少不了的,脾胃强了,消化吸收能力好,就不容易产生湿浊。
四味药合用,犹如给困住的脾胃松绑,迅速化解中焦湿浊。
茯苓,泽泻,猪苓,肉桂,白术构成五苓散,主打温阳化气,利湿。
五苓散是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里专门利水祛湿的方子,因为其利水湿的力量确实强大,被后世誉为“古今利水第一方”。
泽泻是一种水生植物,长年生活在池塘沼泽,却没有被水侵染腐蚀,排水的能力非同一般,这种能力作用到人身上,就能帮助身体把多余的水湿给排泄掉。
猪苓跟茯苓,均为水湿内停的常用药,把全身上下水湿潴留的问题解决。
白术补益脾气,为脾胃注入能量,这时候张仲景大笔一挥,又加了一味桂枝,温肾阳以助膀胱气化。
再加木香行气止痛,砂仁行气化湿,配合上厚朴和陈皮行气,这些个药一起用,让体内的气顺畅流通起来。
在祛湿这件事上,气行则湿化,气一动起来,排湿的功能就加快了。
一般来说,湿气重除了身体沉重,总觉得睡不醒以外,还有头脑昏沉,大便稀溏不成形,容易粘马桶。
一看舌头,舌胖大,有齿痕,舌苔白腻。
日常饮食也应配合调理,减少生冷油腻食物的摄入,适当多吃薏米、山药等健脾祛湿的食材。
当香砂胃苓丸将湿痰一扫而空,舌苔恢复干净,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随之恢复,身体自然重回轻盈舒畅的状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牛网配资-富牛网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机构-上海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